从黑土地走出的“醉牡丹”——女画家丁玲
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自古以来“牡丹”就是文人墨客赞叹、抒发情怀的美好对象,也是书画艺术界里热议的题材之一。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,很多艺术家都在书写着牡丹绽放着她的芬芳,而丁玲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。
与丁玲的长谈是在一个暖暖的冬日下午,温柔的阳光不偏不倚照着丁玲的工作室。在这方小天地里,各色牡丹争奇斗艳、各呈异彩,观之令人如痴如醉。见到我们的到来,她很高兴,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。
笔下万千,独宠牡丹。谈到绘画艺术,丁玲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书画理论,只用了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,那就是:“眼中的牡丹、手中的牡丹、心中的牡丹。绘画不是植物介绍图,要赋予它生命,要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。”她是这么说的,也一直是这样做的。多少个日夜她临案笔起笔落,或徐或急。问及至今画过多少幅作品时,她淡淡地微笑着说自己也记不清了,因为手中的画笔从未停止过。
细细品读她画作中的牡丹,热烈奔放,暗香浮动,恍如置身其间,香盈满袖。丁玲用一颗淳朴的心润色她笔下的风物,她重章法、讲韵味,正如“六法”中经营位置,气韵生动,丁玲把牡丹上升到了人文高度,抒发人文情怀,具有生动趣味。这万物的喜忧尽在画中,不仅融入了画者的情感,亦感染了观者的心灵。